代朝典,一個來自湖北,在上海長大的90后年輕創業人,從白色保時捷下來時,沒有人能猜出來他到底是做什么生意的。
其實他是一個富二代,但又不是典型的富二代。
在大學時期,他就為了賺自己的生活費,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。
對于學生代朝典來說,他也不是一個典型的學生,他更喜歡探索生活的本質,思考實現自己的夢想。
在大學時期,為了賺錢,他沒有像大多數同學那樣出去找兼職或者打工,而是想嘗試一下自己的商業能力。
于是,他賣起了新生的被褥,靠著比學校質量更好,價格更低的優勢,看似小生意,但每次開學季,他都能賺回全年的生活費,平常,他則經營著學校最受歡迎的幾間轟趴館,這也給他帶來了不菲的收入。
畢業后,像無數富二代的故事一樣,他賺到了錢,但之所以賺到了大錢,因為他繼承了家族的生意。
代總說,我證明了自己是能賺到錢的,那么就不太需要再證明如何賺大錢,我直接借助家族平臺就好了,去證明自己能用大錢賺更大的錢。
一個90后,開啟了與年齡并不相符的人生,像當年上海灘強哥一樣,頻繁穿梭在上海各大碼頭之間,與一群父輩年齡層的勞動人民打交道,管理他們,包括自己家族的長輩,游刃有余。
他并不是一個典型的企業家,跟底層勞動者打交道,先進的管理經驗可能并不奏效,會議室里,像教室一樣,有一塊巨大的黑板,用粉筆的那種,就是靠著這塊黑板,一邊開會一邊板書,公司的各項工作和規劃才一步一步得到落實。
接手幾年來,碼頭的流水線和自動化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升,成本也下降不少,新的機會靠的是風口,但傳統生意靠的就是成本管理。
靠著這塊傳統的碼頭生意,目前年營業額早就超過了10億,但他依舊保持著對新事物的熱愛,一說起學生時期的創業經歷,代總不經眉飛色舞,畢竟,他也是個90后。
他對新媒體躍躍欲試,如果二次創業,他說,這個可能是他最想嘗試的領域,看起來就很好玩,真是一個讓人又嫉妒又可憐的富二代。
#上海力牧# #代朝典#
@文波在路上